牡丹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艾俊良 肖寶平 王艷梅
最美人間四月天。當草木蔓發,春花自南向北漸次蔓延盛開,牡丹江,這個坐落東北,有著萬年火山、千年古城、百年口岸的英雄城市,處處涌動著濃濃春意。
牡丹江雖有“牡丹”之名,卻非牡丹花原生之地,而是以江流為筆、冰雪為墨,在塞北沃土上書寫著“名非牡丹,魂系國色”的傳奇,織就了獨特的文化經緯。
東北牡丹江 雪原英雄多
牡丹江之名,源自清代滿語“穆丹烏拉”的音轉,意為“彎彎曲曲的江”。江流九曲似牡丹層疊綻放的華貴氣韻,冰封期長達5個月的凜冽天地,讓牡丹江這座城市在歲月的長河中不僅以其自然風光和冰雪旅游聞名遐邇,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牡丹江有林海雪原,是楊子榮戰斗過的地方;還有烏斯渾河,是八位抗日女戰士英勇投江之地。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在此展開“雪原剿匪”,以楊子榮孤身智取威虎山匪首“座山雕”的傳奇聞名。這片區域覆蓋張廣才嶺、威虎山等險峻山林,冬季積雪深厚、林海蒼茫。作家曲波據此創作小說《林海雪原》,塑造楊子榮等英雄形象,“智取威虎山”更被改編為京劇、電影,成為紅色經典。
在牡丹江市牡丹廣場,巨型牡丹花雕塑金光璀璨,將“國色”鑄刻在北國邊陲,代表著人們對牡丹的尊崇與熱愛,見證著這座城市與牡丹花的深厚淵源。眼下,牡丹江漸入花期,各大公園、各個景點、漫山遍野,牡丹花、連翹、杏花、梨花、杜鵑花、丁香花等姹紫嫣紅將如期開放,斑斕花瓣似水墨點染的宣紙,與蒼翠松柏相映,清雅中透出野趣。微風吹過,花枝輕顫,恍若積雪初融時的一抹柔情。
鏡泊湖奇觀 雪鄉童話夢
再過幾天,鏡泊湖景區熔巖臺地將是杏花觀賞的最優之選,“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黑色熔巖臺地上盛放的淡粉色花朵,每一朵都講述著生命的奇跡。
今年春夏,鏡泊湖將以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蘊與自然饋贈,為中外游客呈上一場“歷史與山水共舞”的文旅盛宴,展示萬年前火山噴發的奇跡水域鏡泊湖。作為世界級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正在書寫“冰火兩重天”的自然史詩。
四月的鏡泊湖畔,正午時分,陽光刺穿吊水樓瀑布40米水簾,彩虹躍入黑龍潭,與“中國懸崖跳水第一人”狄煥然的縱身一躍,定格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力與美。冬日,鏡泊冰瀑、冬季捕魚者鑿出的鰲花魚躍出水面即成冰雕——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中國一號冰雪旅游線”目的地城市的華彩,亦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的當代注解。
從鏡泊湖冬日的藍冰秘境向北驅車180公里,年積雪期7個月、最厚達2米的中國雪鄉正在用白雪塑造著另一種形態的“牡丹綻放”。
當夜幕降臨,“雪蘑菇”屋點亮燈籠,雪鄉變得五彩斑斕,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暮色中的雪韻大街千盞燈籠映照雕花窗欞,鐵鍋燉香氣四溢,馬拉爬犁伴著清脆的鈴鐺聲在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恰似一幅在雪地上鋪陳的靈動水墨畫。
當雪鄉的炊煙化作云霞,百年油畫小鎮——橫道河子鎮的俄式建筑群見證著另一種文明交融,走進這里,就像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作為“被火車拉來的小鎮”,中東鐵路穿鎮而過。全木制的東正教圣母進堂教堂、橫道河子機車庫,讓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歲月的沉淀。
邊疆振興路 北國發展圖
從“冷資源”到“熱經濟”,這座邊城正將“各美其美”的答卷,寫入“美美與共”的時代長卷。今日牡丹江,在高鐵穿越林海雪原的呼嘯聲中,在自貿區照亮國門的燈火里,海林市猴頭菇產業集群、東寧市黑木耳產業鏈、寒地蔬菜水果大棚……共同編織“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排頭兵的實踐圖譜。
“盡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當新時代的春潮漫過雪城大地,牡丹江人民正以“敢闖”的膽魄、“善融”的智慧,在東北振興的春天里篤行不怠。
牡丹江的浪漫,是牡丹峰上金黃色的冰凌花頂冰而出發出的第一縷春信;牡丹江的氣度,是在鏡泊湖吞吐日月星河的萬頃碧波;牡丹江的溫度,是在雪鄉木屋里那壺永遠溫著的藍莓酒……
這里是牡丹江,讓詩意與率性共生、讓雪花與繁花同艷的北國秘境,正等待世界聆聽她花開的聲音。
牡丹詩
宋·謝枋得
蘭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牡丹江文旅
中國雪鄉
雪鄉位于黑龍江大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施業區內,因貝加爾湖冷空氣與日本海暖濕氣流在此頻繁交匯,以及山高林密的小氣候影響,造就了這里“夏無三日晴,冬雪漫林間”的奇特小氣候特點,每年從10月起,雪期長達7個月,積雪厚度可達2米。景區項目包括滑雪場、雪鄉劇場、狗拉爬犁、馬拉雪橇等。
鏡泊湖
鏡泊湖是因五次火山噴發熔巖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湖面海拔350米,全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6公里,平均水深40米。景區主要由百里長湖景區、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區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景區三部分組成,擁有奇特的火山地質景觀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是一個集科研、避暑、游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還具有科研價值和文化意義。
橫道河子鎮
橫道河子始建于1897年,因中東鐵路在此設站而漸漸發展起來的小鎮。小鎮雖然不大,但處處透著濃濃的異域風情。如今,小鎮仍保有256棟俄式風格建筑,其中國家級保護建筑6處,市級保護建筑104棟,均與火車站息息相關。
橫道河子旅游資源豐富,是中東鐵路沿線俄式建筑遺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小鎮,同時也是《闖關東》《懸崖之上》等300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全鎮共有中東鐵路機車博物館、俄羅斯老街等獨立人文景點景觀11處;佛手山、威虎山、石林等自然景點景觀6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建筑104處;俄式木屋群、大白樓等國家級保護建筑單位6處。